首页动态正文

每日消息!“工程项目中标量”增长近六成 高频数据印证投资增长势头强劲

2022年12月“工程项目中标量”同比增幅反弹至63.2%,全年增幅达57.7%,远高于2021年的37.1%;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55.52%,多个省份12月开工率环比增长……一系列最新高频数据显示出我国投资正在加速回暖,增长势头强劲。

——中标量快速反弹 新项目蓄势发力


(资料图片)

“中标”是项目落地的“第一步”。作为反映投资热度的一项先导指标,“工程项目中标量”具有“风向标”意义,为观察投资热度和研判投资趋势提供了新的视角。

最新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工程项目中标量总体较快增长,全年同比增速达到57.7%,远高于2021年的37.1%、2020年的18.8%和2019年的10.6%。从2022年第四季度看,10月中标量增速虽有所下滑,但此后快速回升,12月反弹至63.2%,显示出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工程项目中标量”数据由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与剑鱼标讯公司共同对全国范围的中标公开信息进行监测、抓取、处理、汇总所得。

“中标量出现快速增长,与多措并举扩大有效投资密切相关。”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大数据分析处处长、研究员杨道玲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2022年以来,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经济形势,我国将稳投资作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着力扩大有效投资,力促抓早抓紧落实项目和资金,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这一趋势也可以从投资先行指标数据中得到印证。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1至11月份,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3%,投资项目到位资金增长21.5%,为投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由于招投标环节属于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阶段,该阶段之后才是实施阶段,中标量的多寡可以很大程度反映出即将开始实施的项目数量。”杨道玲说。

据介绍,相较于固定资产投资等统计实物工作量的数据,“工程项目中标量”更倾向于反映投资的热度和信心,也可一定程度反映促项目落地政策举措的实施情况。

而中标量数据与开工率、动土率、工程机械销量等指标互为补充、相互呼应,结合在一起分析,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反映基建等投资的最新趋势。

——多省挖掘机指数持续回稳 在建工程加速推进

新项目蓄势发力,在建工程也建设正酣。新年前后,我国多地抓住时间窗口,一批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基建投资呈加速推进态势。

工程机械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标配”,是反映、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基于树根互联工业互联网平台运行的“三一挖掘机指数”显示,2022年12月份,全国工程机械平均开工率为55.52%。

其中,汽车起重机是12月全国开工率最高的设备,全国单月开工率为75.84%,高于11月的70.52%。安徽、江西、浙江等19个省份汽车起重机单月开工率均超过80%,表明全国多地进入完工冲刺阶段。

从具体省份来看,开工率最高的为江西、安徽、浙江、福建、四川、广东等15省份,开工率均超过56%。其中,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江西、重庆12月开工率环比11月增长。

另据水泥网监测数据显示,反映水泥生产情况的“磨机运转率”也呈现同比降幅波动收窄态势,12月降幅较4月份的低点收窄32.1个百分点。

“这些指标表明2022年年底我国多个省份基建投资呈加速推进态势。”业内人士指出。

——工程机械销量回升 相关行业稳步回暖

“工程机械销量”是反映工程项目投资情况的“晴雨表”。数据显示,随着项目建设推进,工程建设相关行业稳步回暖。

2022年4月以来,国内各类工程机械总销量同比降幅不断收窄,11月降幅为4%,较4月收窄38.3个百分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6家挖掘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国内销售各类挖掘机14398台,实现同比增速转正,增速为2.7%,回暖势头明显。

装载机方面,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对22家装载机制造企业统计,2022年11月国内市场销售各类装载机10075台,同比增长43.3%。

“政策东风叠加复工率回升,受疫情影响积压的需求逐步释放,工程机械行业旺季正在到来。”方正证券称。

植信投资研究院宏观高级研究员罗奂劼认为,2022年4月以来,工程机械销量的回暖和建设施工高频数据的改善,与在财政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基建项目保持较快推进,基建投资保持较快增长有着密切联系。2022年5月到11月,基建投资的当月平均增速为9.9%,且有四个月的增速达到两位数,同时累计增速不断加快,彰显出基建投资稳增长“压舱石”的作用。

“充分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特别是促进重大工程项目投资尽快落地实施,是拉动就业、扩大消费、提振市场信心的重要抓手,也是加强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的重要举措。”杨道玲说,综合考虑政策支撑力度加大、市场信心回暖以及优化疫情防控措施等有利因素,预计2023年投资内生增长动力将持续强化,投资韧性继续凸显,在稳定经济大盘中将发挥更加关键性的作用。(记者 李佳鹏 孙韶华 汪子旭 白田田)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