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正文

《科幻世界》主编:《流浪地球》是把人类当一个角色来写

作者:张周项

开播13天,《流浪地球2》的票房已经突破30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这部被称为“硬核科幻”的电影,早在策划阶段就引发众多关注,登上银幕以来更是多次霸屏热搜榜。其中展现的诸如太空电梯、行星发动机、地下城市等技术也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连村头巷口都有人讨论怎么去太空。

在一片热议中,有个期刊经常被人提起,那就是《科幻世界》。可以说,这里是小说《流浪地球》作者刘慈欣的发祥地与大本营。早在2000年,《流浪地球》小说首发于这家期刊;2006年,后来奠定科幻丰碑的《三体》开始在这里连载;刘慈欣的其它作品,比如《诗云》、《乡村教师》、《全频带阻塞干扰》等等,也都是先在《科幻世界》上发表,最后才独立成书。

这次《流浪地球2》播出,科幻世界杂志社也首次作为影片联合出品方参与投资。双语君(微信ID:chinadaily_mobile)专访到杂志主编拉兹先生,一起对科幻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Q:

拉主编好。最近几年似乎科幻成了挺热门的一个话题,我们昨天在饭馆里,背后一桌上还有人争论太空电梯究竟能不能实现。记得十几年前我们刚接触科幻时,还挺小众的,怎么就突然这么热呢?

A:

科幻是有一定门槛的。科幻文化兴起和工业革命的发展密切相关,本质上是一种城市文明。在农耕文明时代、经济发展不够好的时代,大家对科幻是没有这种迫切需求的;一定是在人的物质生活和科技发展到了一定程度之后,在精神层面上对未来有了一些思考,才会产生对科幻的需求。

随着中国科技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科幻的产业化其实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因为作家和受众的知识储备都有了支撑,我们的科幻才能被广泛的接受。反过来说,科幻的发展、科幻产品的流行,也能够提高公众的科学素质与科学兴趣,因为科幻还是以科学为基础的。《流浪地球2》出来之后,行星发动机、矿石的燃烧、行星关系、地月引力、洛希极限等,这一系列知识都会带来巨大的普及作用。

Q:

科幻确实以科学为基础,但科幻也有大量脑洞,比如有不少科研人指出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没那么容易实现。你们是如何平衡科学与脑洞的呢?

A:

科幻中的幻想部分占相当大的比重,指的不仅是目前无法实现的、而且是短期内无法实现的技术。只是我们认为在某种条件下、或者在某种技术或者未来技术发展的情况下,它才能够实现的。比如刚才提到的太空电梯,从概念提出到现在也过去了几十年,它之所以没有成功,一方面是新材料、工程施工方面的问题,更多可能也有科技之外的一些问题,比如经济效益、环保性或者安全性的思考。这样我们就可以把太空电梯作为一个科幻概念放在故事里面去,成为故事的背景也好、发生地也好,造成新奇性,同时能够把很多的关于未来的想象予以展开。

这么一个发生场景不光会让科幻小说有视觉奇观,也能够带来一些故事情节上的冲突极致化。比如在《流浪地球2》里,如果不是这种以太空电梯、而是飞船这样的传统运输方式方式来的话,很多的震撼性就无法实现了;数字生命也类似,现在不好实现,但在其有了实现可能的时代背景里,冲突就比较明显。

Q:

要实现这些特效,应当需要挺大的一个团队?那如何调动资源的同时,又保持原著的原汁原味呢?

A:

科幻小说的一个特点是背景特别宏大。比如刘慈欣很多作品都是星际尺度的故事,他只选择其中的一个截面进行描写;《流浪地球2》也是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的一个片段。它展示给我们的除了这个片段的精彩故事外,也有这些宏大的背景。

《流浪地球2》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引发包括原著爱好者在内的大量共鸣,一个核心点在于抓住了世界观的精髓:当人类面对太空级别的、宇宙级别的灾难的时候,人类能做出什么选择?人类的大无畏精神何在?又能实现哪些技术奇迹?在这一点上,电影继承原著的精髓和核心,用视觉的形式和更加丰富细节的故事呈现出来,这点让我非常感动。这也是值得很多改编者借鉴的地方,电影依托的其实是核心的科幻本质精神,而不只是其中某一个技术点。电影和我们科幻小说的创作有相通之处,都要有极强的逻辑性和内在的自洽性,切不可游离于大背景之外。

Q:

那么科幻电影和小说的区别在哪里?

A:

小说更多是单纯创作,有大量的留白空间可以供人想象,作者可以进行文字描写,每一位读者眼中都有一个不同的世界,面对的受众也以科幻迷为主。电影就不一样了,首先面对的不是科幻迷,它面对的是整个社会人群,所以不能要求我们所有的观众,包括小孩、老年人,能像科幻迷一样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而是需要有一些能够更加直观的表达。

其次,一拍出来形象就固化了,必须做到符合背景,有大量的地方要考证、防止穿帮。这又有赖于于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的支持,从2019年到我们2023年这么四年的时间,《流浪地球2》电影中对各行各业资源的调动有了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Q:

从编辑的角度,您认为刘慈欣创造出的宇宙,比如《流浪地铁》、《三体》,独特的亮点在哪里?

A:

作为科幻编辑,我们在挑选小说时非常看重的除了故事性和科技创意,还有它背后反映出来的人文精神。《流浪地球》和刘慈欣的很多作品都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思想深度非常深刻。科幻小说想象出大量未来技术,但未来技术只提供了一个背景,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包括世界观和矛盾冲突在内的极致化场景。刘慈欣特别擅长把这样的场景描写得非常的极致、极端,又非常可信,读读他的《微纪元》、《乡村教师》等作品也能看到。

第二,在这种真实性和现实脱离感的基础上,他又能够构建出一个非常宏大且非常有细节的故事,能够反映出一群人面对这个情况下的选择。他其实一直是把一个文明当成一个角色去写的,这一点是跟很多的科幻作品不一样。《流浪地球》中,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给我们带来震撼的绝不是其中的一两个角色或者一两段感情,而是一个文明面对灾难时的选择。TA会有一些纠结和争议,你甚至可以把TA理解成一个人面对困难时内心的纠结与挣扎。这就是为什么《流浪地球》也好、刘慈欣别的作品也好,能给我们带来极大的震撼。他动辄就是数亿人生命的代价、历史时长是几千年几万年,时间尺度空间尺度都极致化,但细读会发现我们不认命不服输,要把文明的发展努力传承下去。这点是有中国文明底蕴做依托的,也是能够打动很多中国人的重要一点。

刘慈欣的作品是非常敏锐的,能把中国的时代背景、中国人的纠结、中国人的一些精神困惑与对未来的希望融入到他的作品里面去,《中国太阳》《流浪地球》《乡村教师》里都能看到中国人的时代影子。

Q:

中国文化的底蕴我们也有感受到。我想外媒也能感受到,他们甚至还因为主角是中国人说《流浪地球》系列是民族主义,说他们不习惯看到中国人拯救世界。

A:

在《流浪地球》系列中,人类是作为一个文明整体出现,而且故事中也不是中国人拯救世界,而是全人类在拯救世界,全人类在拯救全人类,其中中国人起到了一定的领导作用。再进一步说,这个故事不过是对美国人拯救世界的突破。

其实哪国人都能写自己民族的人参与拯救世界,并起到领导作用,关键在于写出来别人信不信、甚至自己国家的人信不信?以中国今天的综合国力、科技发展水平,中国已经证明自己有能力也有意愿也去做这么一件大事。有个非西方文明去领导全人类去拯救世界,这个我想是没有问题的!

除了国别之争,由全人类来解决全人类的问题、组成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事情本身也是值得鼓励和值得去宣传的。

Q:

你提到灾难……灾难似乎是科幻永恒的主题?

A:

加拿大有位著名科幻作家罗伯特·索耶,他曾经有个有趣的比喻,说科学家是想象汽车的出现,而科幻作家想象的是堵车的出现。所言极是,因为真正的科幻小说预测科技并不是根本目的,更多是为构建故事去想象出来科学技术发展。科技的发展相对来说是比较好想象的,因为实验室科技、人类科技发展的大方向,是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

科幻作家假设它是真实的,然后问会发生什么事情?科幻的核心是想象人类社会的变化。未来是属于科技的、科技是不断前进的,但是这种进步带来的未必都是好的。科幻作家就会去想象科技进步会带来什么问题、带来一个什么样的未来,是好的还是坏的。

通过这种思考,创造大量的“平行世界”,并让现实中的人类去有意识地思考我们怎么样选择一个最好的未来,这是科幻小说非常有价值的一点。所以会有大量的病毒、环境、军事、人工智能题材的科幻小说,在技术发展还是社会伦理上造成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进行思考和回避,这在我看来也是科幻小说的魅力和价值所在。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