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正文

趋势漫谈①:中国高等教育将走向何方?

“我在做老师,以后会失业吗?”


【资料图】

近期,身边的人民教师朋友们跟我聊天总会提到这个话题。

我却要说:莫慌,特别是在高校当老师的朋友们。

确实,近几年来生育率显著下降,已经到了不得不重视起来的程度。

人民教师们对职业前途的担忧,问得很淳朴,很现实,也很理智。

先看一组数据:

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较2021年年末减少85万人,中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的首次负增长。

就算是以爱生娃著称的广东,近5年数据显示广东省也面临着出生人口下降趋势,从2018年的172万下降至2022年的117万,年均降幅为9.2%。

其实,生育率下降这种老大难问题,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放眼全球,都没有一个发达国家生育率是高的。特别是GDP前15位的国家,没有一个国家的生育率高于2.1的更替率。

都说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其实想知道高等教育的前途,看欧美发达国家的路径就行了。

而如果认为欧美发达国家不足以参照,儒家文化圈的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韩、新加坡也能看出脉络。

让我们先看看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

二战结束前,美国还是欧洲老贵族眼中的乡巴佬、泥腿子。而战争洗礼了欧亚大陆,独善其身的美国本土一跃成为全球最有活力的地方。相应的,是各产业的蓬勃发展,给美国带来蓬勃的人才需求,也带动了高等教育的发展。

将视野放到中国。1999年高校扩招的背景,是改革开放后旺盛的产业发展需求与有限的高等教育人才之间的矛盾。

这二十多年来,尽管高校年年扩招,但中国经济的发展仍能很好地消化掉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同时,高校也没有辜负产业发展,每年都有数百万的理工科毕业生奔赴各个岗位,构成了中国科技、产业、经济发展的人才基础。

当然,当前由于种种不可抗力的原因,产业的发展受阻,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异常严峻起来。但目前的苦难相信都是发展中的波折和考验。

中国产业,还有太多领域没有攻克,还有太多细分没有夺得桂冠。这需要的正是一代代年轻的热血青年去工作、去奋斗。

再看看中国台湾省。

据媒体报道,其实台湾年轻人在1995年大学扩招之前,考上大学也非常艰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台湾开始推广高等教育、扩大大学数量,一时间不少私立大学群起,2300万人口有将近150所大专院校,大学分布在全世界排名前三。

然而也正是这个时期,台湾省社会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下滑、生育率下降问题。为了保证生源数量,就不得不牺牲生源质量,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

最好的例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七分上大学”。不过由于台湾分值跟大陆不一样,换算到大陆,差不多也是70-100分就有大学上了吧。

问题来了,大陆也会像台湾省一样吗?很有可能。

现在不仅大学扩招,发达省份更是在疯狂建大学。

2023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291万人,录取率为90%左右,为1161万人。然而2022年新生儿出生数量却仅有956万,也就是说让2022年出生的小孩18年后都去上大学,还是填不满。

所以接下来大陆的高等教育必然会照搬台湾省的剧本——随着考生的不断减少,不得不一再降低录取分数线,直到想上大学的考生都有书读为止。

以后我们高校学生入学还存在巨大的缺口,怎么办?最后我们再看看新加坡。

作为发达国家,新加坡同样面临着经济发展瓶颈和生育率下降的问题。幸运的是,新加坡这个国家的主体民族是华人,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口、资本还能对新加坡社会进行源源不断的“输血”。

所以我们能看到,新加坡张开怀抱欢迎中国富人移民,欢迎中国学子留学,以保持新加坡社会持久的活力和竞争力。

而一旦没有了中国大陆的输血,这个弹丸之地早就垂垂老矣。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接下来中国高校在充分降低录取分数线后仍无法解决生源,那必然随着中国国力和吸引力的上升,吸纳东亚儒家文化圈的留学生,再进一步吸引海外华人留学,最后再将欧美生源纳入到整个教育产业链中,正如过去几十年中国留学生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重要生源地一样。

所以,中国大学老师会因生育率下降失业吗?不太可能会。

首先生育率下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足够的时间消化负面影响;其次由于高等教育产业链正在飞速发展,它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住学生规模,并且已有太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

高校教师要做些什么?

是转变观念,迎接更加多元化的学生;

是降低期待,因为学生水平会越来越水;

是加强自身的实力,因为国外同行也要过来跟你抢饭碗了。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