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光伏正文

布局“两区、三屏”!河南开展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

大河网讯 如何当好落实科学绿化的“探路者”、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日前,河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河南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勾画出我省科学绿化“路线图”。

到2025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建成五级科学绿化示范体系

近日,济源林业局太行山石质山区困难地造林济源试点示范项目圆满完成,该试点项目旨在持续植绿增绿、不断提升营商环境。

该项目位于济源市区东北部、太行山南麓的五龙口镇,项目区域属太行山典型的石灰岩困难地,土层瘠薄,立地条件极差,是济源困难地中的困难地。今年年初,依托科学示范项目,实施困难地造林面积1067亩,采用五步造林法,垒砌鱼鳞坑(育林板)造林,栽植侧柏、白皮松、元宝枫、刺槐、苦楝等树种,撒播栓皮栎、山桃种子,营造混交林。此次造林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采用植苗和点播相结合的方式,营造混交林,确保造林成效;二是根据试验性采用锯末压缩制板的新型育林板材料,替代原来的玻璃钢材质育林板;三是创新项目实施机制,由原来的林业局统一招标、实施和验收管理模式,改为由所在镇政府组织招标、实施和验收,林业局负责监督管理和协同验收,提高了所在镇对该项目的关注和积极性。

济源省级科学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记者从省林业局了解到,2021年7月,国家林草局、国家发改委联合印发《“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把我省列为全国首批7个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之一。作为平原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我省重点破解的问题包括:统筹国土绿化和耕地保护,挖掘城镇、乡村绿化潜力,科学规划绿化空间;推行造林绿化项目作业设计用地、技术措施合理性评价制度;加强黄河干支流、左右岸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建设,黄河滩区林草植被恢复;完善农田防护林建设标准,规范开展平原地区农田防护林网建设;石漠化土地、废弃矿山、公路干线两侧污染土地、石质山区等困难立地绿化和林草植被修复;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增强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针对这些问题,《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完成造林43.5万公顷,种草改良9.54万公顷,森林抚育66.87万公顷;新造林混交林比例达到70%以上,乡土树种比例达到70%以上,珍贵树种比例达到3%以上;新增油茶林5.87万公顷,改造低产低效油茶林2.13万公顷。河南省科学绿化水平明显提升,造林地块实现精准落地上图入库,林种、树种结构不断优化。建设一批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工程,健全科学绿化技术标准和成效评价体系,建成省、市、县、乡(林场)、村五级科学绿化示范体系,基本实现森林、湿地、流域、农田、城市五大生态系统贯通,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治理机制基本形成。

构建“两区、三屏”总体布局

明确7项工作任务

《实施方案》明确,依据我省“三区三线”划定成果,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初步结果,立足不同生态区位,突出关键和重点,我省将构建“两区三屏”总体布局,“两区”即沿黄生态建设区、平原粮食安全生态屏障建设区,“三屏”即太行山生态屏障、伏牛山生态屏障、桐柏—大别山生态屏障。

为推动国土绿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7项具体任务推进我省科学绿化试点示范省建设。

科学编制全省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等绿化规划,合理确定绿化目标和规划指标,体现中原特色风貌。落实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有关规定,利用山区困难地、石漠化土地、沙化土地、农村四旁隙地、废弃矿山、严格管控类土地等开展国土绿化。山区重点推进增绿提质增效,科学确定绿化方式。平原区重点营建以沟河路渠为骨干的防护林林带,形成完善的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生态廊道重点推进完善提质,依法依规推进铁路、公路、河渠等绿色通道建设,加强淮河、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及干渠、隋唐大运河、明清黄河故道生态保育带建设。全面提升城镇绿化水平,留白增绿、拆违建绿、拆墙透绿,开展屋顶绿化、立体绿化、垂直绿化,建设小微(口袋)公园。围绕乡村振兴,统筹推进森林乡村、森林特色小镇建设。

逸文环境发展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彩丽表示,《实施方案》对我省的生态建设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人们的居住环境有良好的改善作用。生态廊道的建设,契合项目的特质构建,具有明显的乡土特色,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生活休憩环境,而一些以历史为主题的,更具有宣传教育的功能。留白增绿,美丽乡村绿化,建设口袋公园,实现人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游憩休闲放松的一个场所,人们可以推窗见绿,出门入园,满足居民散步、跑步、跳舞等休闲、健身、娱乐的需求,让城市更有温度。

郑州黄河生态廊道(河南日报资料图)

在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方面,《实施方案》提出,将严格使用林地草地审核审批管理,严厉查处乱砍滥伐林木、非法侵占林地草地、非法侵占公园绿地、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森林防灭火基础设施、人员队伍、预防监测、气象分析等防控能力建设,落实森林防火网络化管理和防火责任,强化火源隐患管控和应急处置,年均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9‰以下。

同时,开展示范建设。坚持项目为王,实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国土绿化试点示范、秦岭东段水源涵养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恢复、鄂西北山地和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鄂东北大别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等4个国家“双重”项目,实施农田防护林、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生态廊道、山区困难地治理、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林建设等5个省级示范项目,引领全省科学绿化。

创新管理和政策

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

在创新管理和政策方面,我省继续加大力度。拓展林业碳汇消纳渠道,推进林业碳排放权交易。对造林主体因林木禁伐或延长林木采伐年限的,进行生态补偿。对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的,支持其开展森林经营利用,优先保障用地指标。建立落地上图会商机制,实行造林地块精细化管理,杜绝违规占用耕地。开展国土绿化成效评价,巩固国土绿化成果。

《实施方案》提出,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后,在不影响林地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可以按照国家及河南省有关规定在其经营的林地内发展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环境友好型林下经济产业。社会资本造林绿化成林后,在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内,5000亩以下的按照成林面积的3%、超出5000亩至10000亩的部分按照2%、超出10000亩的部分按照1%的比例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优先保障用地指标,依法办理用地手续。

此外,我省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开展高效固碳树种选育、困难地造林、森林质量提升等“卡脖子”技术攻关,建立健全林草领域标准体系,加强重要乡土树种草种、珍贵树种种质资源收集保护和良种繁育,加强松材线虫病和美国白蛾防控技术推广,实行林业科技特派员制度,建强林业人才队伍。

省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统筹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科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全面推行林长制,做大做强森林“四库”(水库、钱库、粮库、碳库),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河南提供生态保障。(王靖)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