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正文

世界微动态丨合资车彻底慌了,国产新能源车售价不断下探,再也不能割韭菜了?

在曾经的国内汽车市场,合资车有着绝对的话语权,毕竟谁也不会正眼看待只会抄袭和模仿的中国车企。也正是因为曾经中国汽车工业薄弱,才助长了合资车在国内的嚣张气焰,减配、加价、区别对待等在国内比比皆是。

时过境迁,现在的中国汽车品牌不仅追上了合资车在燃油车市场的地位,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更是实现了全面反超。合资车曾经在燃油车市场过得有多滋润,当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有多惨淡,当油电同价成为现实的时候,合资车的丧钟也就正式敲响。

油电同价已成为现实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以为进入到2023年后,因为对新能源汽车购车补贴的取消,新能源汽车会迎来一波涨价潮,导致销量增速放缓。在刚进入到2023年的时候,大多数新能源车企的确出台了相应的涨价政策,但特斯拉直接掀桌子了,旗下的Model 3和Model Y都纷纷降价,开启了新能源汽车的降价潮。

在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最激烈的3月份,甚至还波及到了传统燃油车,即便是现在已经来到了7月份,各车企之间的价格战仍在愈演愈烈,以至于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售价比同级别燃油车还要更低。

就以刚上市的深蓝S7为例,在深蓝S7上市之前,外界对它的猜测都是20万级别的中型SUV,但深蓝S7上市后的起步价却直接来到了14.99万元。要知道的是,传统合资中型SUV售价大多都在20万元以上,即便是国产中型SUV售价也是在15万元这一级别,深蓝S7却直接将新能源中型SUV售价拉低到了15万级,不管是同级别的合资燃油SUV还是国产燃油SUV,面对深蓝S7的价格冲击,都很难有招架之力。

除此之外,刚刚上市的小鹏G6价格同样出人意料,身为一台纯电动中型SUV,它的起步价却仅为20.99万元,比外界预期的25万元左右低了5万元,直接将油电同价照进了现实。

不难发现,今年上市的新车中,几乎每款新能源车在价格上都令人意外,似乎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的决战已经来临。这一点从销量上也可以看出,在5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据了乘用车总销量的三分之一,且份额还在持续扩大,如果新能源汽车价格在未来继续下探,势必会加速淘汰燃油车的步伐。

新时代的合资车大势已去?

眼看新能源汽车正在不断蚕食汽车市场,合资车自然不会坐以待毙,除了少数几个合资品牌外,大多数合资品牌近年来都加快了对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但无一例外转型都困难重重。

就以丰田为例,在燃油车市场丰田在国内的影响力仅次于大众,部分车型甚至还玩儿起了饥饿营销,需要加价才能买到。但丰田的转型之路并不顺利,首款纯电产品bZ4X在国内上市仅半年就因缺陷被迫召回,且召回规模达到了1.2万辆,有趣的是,在丰田bZ4X发起召回前,累计销量还不足5000辆,包括试驾车、库存车都一并召回。

丰田bZ4X的召回和惨淡的销量,也让丰田的转型之路变得更加艰难,而丰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遭遇只是合资阵营的一个缩影。强如丰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都处处碰壁,更不用说二三线合资品牌会是怎样的遭遇了。

很明显,合资车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就大势已去,未来合资车的市场份额只会持续下滑,取而代之的则是中国新能源汽车。

为何合资车转型新能源汽车无比艰难?这背后的本质也并非合资车企没技术实力,毕竟进入国内的合资品牌都是全球汽车市场的大佬,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对他们来说并不难。

导致合资品牌转型困难的主要原因还是对新能源汽车的不重视所致,大众算是合资品牌中转型比较早的一个,但旗下的ID.系列也只是在2020年底才进入国内,此时的中国汽车品牌已经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征战多年,以大众为代表的合资阵营早就错失了转型的最佳时机。

除此之外,合资车在转型的过程中仍没有正视中国新能源车企,依旧想靠着自身的品牌影响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和燃油车那样高价低配。殊不知,合资车之所以能够在燃油车市场最大的优势已经在新能源市场荡然无存,所谓的品牌影响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写在最后

说白了,合资新能源汽车卖不动的原因,还是合资品牌太高看了自己,仍想以十年前的眼光来看待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最后的结局就只会是被市场边缘化。随着新能源汽车价格的不断下探,合资车企的销量压力只会越来越大,丧钟已然敲响。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