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动态正文

今日快看!内驱力

最近在群里看到周筠老师征集小孩教育相关的问题,我第一个想到的问题就是:如何让孩子变得有内驱力?


(资料图)

不光是小孩教育,个人成长、团队管理都存在内驱力的问题。

内驱力是什么?

内驱力是指我们做某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情本身,从个人内在的、自我发起的动力,而不是因为外部的奖惩。例如:

周末约朋友一起去打球,是因为喜欢打球本身,这是内驱力在起作用;员工因为怕扣 KPI 而加班干活,这是外驱力所带来的结果。

下面谈谈对小孩教育、个人成长和团队管理的自驱力的一些思考。

小孩教育

记得我小时候,经常听到家长在耳边说:“要转变思想,将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当时理解不了,还是该玩玩,该闹闹。现在就变成了我对女儿说这些话了,同样,女儿也理解不了。

小学阶段课程少、内容相对简单,家长只要有监督,耐心对作业进行辅导,小孩成绩不会很差,但如果没能养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到初中、高中就会被拉下。

之前看到过一个 UP 主讲,小学六年就是用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不用太在意考试的分数。我觉得很有道理,这里的学习习惯就是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好的学习方法。

我们希望和孩子之间平等地沟通、交流,但我们和孩子的经历、认知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我们认为很简单的道理和正确的行动指南,孩子不会去践行,甚至会反抗。

奖励和惩罚应该是我们常用的手段,例如:女儿的画画班有暑期的北京游学活动,女儿非常想去,我们可以用这个作为她期末考试结果的奖励,可能为了得到这个奖励,女儿会很认真对待学习一阵子,但如果某一天,她不想去北京了,学习的兴致也会没了。

李松蔚在得到的《心理学通识》课程中提到:

1、奖励有可能弱化一个人的内部动机。

2、并不是说不能奖励,但要在动机上强调内驱,在物质上给予回报。

3、给一个行为设置适度的障碍,反而更有助于发挥自己的内驱力。

有意识的让孩子多运动、多阅读,对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也会有正向的促进作用,有一本书就叫《培养孩子从跑步开始》,最近准备看看。

现在培养女儿仍然在不断摸索和实践中,但没那么焦虑了,离小学毕业还有 3 年,三年养成一个习惯时间上来说,应该足够了。

个人成长

在同事眼中,我算是一个比较自律的人,能坚持早起、坚持跑步、虽然文笔不好,也能坚持输出点文字。

这些都是因为内驱力导致的吗?也不尽然。很多时候也会使用奖励、倒逼等各种方法。

拿跑步来说,很长一段时间,我享受跑完后大汗淋漓的畅快,但跑步的过程没有觉得很愉悦,最后分析原因,可能是过于追求配速,导致大量出汗的同时也非常累。

今年 5 月后,气温逐渐升高,我改变了跑步的方法,只管心率,不管配速,将心率控制在了 140 左右,有时碰到 30 多度的气温,天气闷热,也跑得很舒服。就这一个小小的改变,这个夏天的跑量我不担心了。

最近在看一本书:《行为设计学:零成本改变》,书中最后一个部分介绍通过营造路径来进行改变。我跑步将关注配速调整为关注心率,其实就是营造了一条新的路径,让跑步变得愉悦了,有想去跑的冲动了。

团队管理

德鲁克说过:“管理是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人的善意”。这个善意是指激发员工的成长性思维,提升每个人的内驱力,让每个人看问题能更长远,而不是只顾眼前利益。

团队中每个人的个人成长、工作经历、兴趣爱好都不同,看待问题的方式、自身的需求也会不一样,不能用同一套方法对待每个人。

胡萝卜加大棒可能是很多团队中的管理方法,就是通过 KPI 制定奖惩机制。但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最大的特点或者说是缺点,都是来自外部刺激。人对外部刺激的应对机制是增强免疫力,用多了就没效果了。

但即便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模式下,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1、具体化:不管是奖励还是惩罚,需要具体,不要说表现不错、进步很大这种模糊的评价,只有具体化才能让每个人知道方向和目标;

2、公开化: 拿奖励来说,被奖励的人会受到更大的激励,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知道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被认可的;

3、及时性:发生事情后,需要立马作出奖励或惩罚的反馈,这样效果会更好,否则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说,都没啥感觉了。

上面的模式终究会失效,因为奖励会弱化一个人的内部动机嘛。所以更重要的是让每个员工有内驱力,我相信团队每个人都是想进步,想要去提升自己的能力。当然,也可能有那种混日子的,就不在讨论范围了。

那怎样能激发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呢?

1、做感兴趣的事。最近制作产品宣传视频,这本来不属于产品经理的事情,但和我们团队的一位产品经理沟通后,表示愿意尝试,因为对产品理解比较深刻,也对视频制作有兴趣,周末还主动在家进行剪辑和调整。最后效果得到大家一致称赞,我想这就是兴趣导致的内驱力。

2、提升专精度。前些年有一次年终一对一沟通,有一位同学说,平时安排的工作过于简单,没有挑战,觉得很没意思。当团队成员的能力提升后,工作安排也需要与之匹配。而且还要根据每个人的兴趣进行培养,让每个人都能变得更专业,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这样就会带来更大的满足感和更大的动力。

3、意义和使命。举个简单例子:安排给开发的任务不能只是这个做个列表,那里加个按钮,需要强调这些功能背后的逻辑、业务背景,以及能给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利益,这样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才能体现。

4、放权。适当放权,让每个人有更多的自主权,而不是在被动的做事。参与感越强,做事的动力就越大。

相关阅读

精彩推荐